百利好环球

财务

打开
返回

美联储决议前瞻:不降息也能掀波澜?聚焦四大悬念

智昇 资讯
2025-07-30 15:07:00
当地时间周三(7月30日)下午2:00(北京时间周四凌晨2:00),美联储即将公布最新利率决议,会议过程可能出现的罕见反对票,表现出白宫与央行的持续角力,同时官员们对经济与政策路径的分歧,都让这场会议成为市场焦点,充满悬念。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悬念一:近30年来首次?两位理事或投反对票

最引人注目的潜在变数,是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与米歇尔·鲍曼可能的反对票。两人均主张在本次会议上降息,若果真投出反对票,将是1993年末以来首次出现多位理事同时反对的局面,打破美联储长期以来的决策共识传统。

沃勒的立场尤为关键——作为明年可能接替鲍威尔担任主席的热门人选,他的表态被视为政策风向的重要信号。他近期在题为《现在降息的理由》的演讲中明确指出:“通胀已接近目标,上行风险有限,不应等到劳动力市场恶化再行动。”鲍曼则同样认为,当前经济环境下,宽松政策具备合理性。

这种分歧背后,是对经济前景的不同判断。部分官员担心,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虽尚未显著推高通胀,但可能引发更持久的价格压力;而沃勒与鲍曼则认为,货币政策具有滞后性,不应等到劳动力市场明确恶化才采取行动,通胀风险可控,此时降息可提前防范经济放缓风险。

悬念二:白宫压力与央行独立性的角力

这场会议的背景,始终笼罩着白宫的阴影。特朗普近期持续要求美联储大幅降息,不仅指责美联储“拒绝宽松”,还曾呼吁鲍威尔辞职,威胁解雇,理由是“降息可降低国债融资成本,缓解高抵押贷款利率对住房市场的压制”。

这是特朗普历史性访问美联储建筑工地、并就成本超支引发争议后的首次会议。此前,央行官员已通过密集公关反击白宫批评,而鲍威尔在会后新闻发布会上如何回应这一话题,将成为观察央行独立性的关键。

美联储前货币事务主管比尔·英格利希直言:“若此时宽松,难免被解读为向总统妥协。对美联储而言,最好的选择仍是基于数据做判断,并清晰解释决策逻辑。”这种“避嫌”心态,或许也是多数官员倾向推迟降息的原因之一。

悬念三:经济数据与政策路径的模糊性

尽管劳动力市场接近充分就业,但经济变量的复杂性让政策路径充满不确定性。一方面,美国国债在会议前走强,七年期国债拍卖表现强劲,推动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4.328%(7月3日以来最低),反映市场对宽松的预期升温;另一方面,API原油库存增加、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尚未明确,又让官员们倾向“观望”。

澳新银行高级国际经济学家汤姆·肯尼指出:“多数官员想先看关税如何影响通胀——若通胀预期被推高,价格压力可能更持久,而非一次性冲击。”这种谨慎心态,使得9月成为更可能的降息窗口,巴克莱私人银行策略师朱利安·拉法格也认为,“9月降息仍有较强基准支撑,但需看后续数据”。

更复杂的是,本次会议没有更新经济预测摘要和“点阵图”,投资者只能从政策声明和鲍威尔讲话中捕捉线索。前达拉斯联储主席罗伯特·卡普兰坦言:“美联储不降息,并非鲍威尔个人意志,而是委员会内部缺乏共识——即便换一位主席,7月也难降息,有12票,他不能自己决定。”

悬念四:市场反应的提前博弈

市场已提前进入“悬念模式”:美元指数从一个多月高点回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徘徊在月内低点,反映资金押注美联储可能向“鸽派”倾斜。OANDA高级分析师KelvinWong认为,国债收益率的走低已暗示市场对政策转向的期待。注:美债收益率与美债价格成反比,美债价格又与新发美债利率成反比,于是美债收益率走低暗示市场认为联储向鸽派倾斜。

但这种期待能否兑现,仍取决于会议细节。若沃勒与鲍曼真的投出反对票,可能加剧市场对政策分裂的担忧;若鲍威尔在发布会中释放“年内仍有降息空间”的信号,或将强化9月降息预期;反之,若强调“通胀风险仍需警惕”,则可能压制宽松预期。

综上,这场看似“按兵不动”的美联储会议,实则暗藏多重悬念。反对票的可能性、白宫与央行的角力、经济数据的模糊信号,都在强化美联储9月的降息预期。从而管理市场的一致性预期。交易者可以在预期管理中寻找交易机会。比如鹰派信号导致的短期超预期造成的波动可能是反向布局的好时机。
分享至:
上一篇

鲍威尔讲话成关键,美元方向即将揭晓

内塔尼亚胡被逼到墙角!全面占领加沙还是屈辱让步?

下一篇
投资现在 成就未来
24x7
客户支援
30+
交易产品
100+
每天行情分析
成为百利好专属会员
免费体验产品交易

自主交易及防诈提示:交易潜在风险,操作必须谨慎。确保交易自主,时刻妥善保管账号及密码,杜绝第三方操作。了解更多

在线咨询
下载APP
智昇直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