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利好环球
财务
交易者喜欢引用《道德经》中“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的观点,来类比交易中市场认知和交易技术的辩证关系。本文延续交易阶段来展开论述,之前提到四个交易阶段,从阶段一迈向阶段二的突破核心是建立理性的市场认知。究竟如何建立?其内涵又包括哪些核心维度?本文将会详细介绍。
正确看待市场的客观性
市场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物质交换的结果,买卖行为是价格产生的主要原因。市场的运行是无序且客观的,它不受单一意志的控制,而是无数参与者对供需关系、信息差、心理预期等多重因素碰撞的结果。
与市场的客观性相对,个人交易行为具有明显的主观性。交易者都会基于自身的知识和经验,来制定交易策略,优化风险和收益。然而,这种基于自身认知做的交易,存在着局限性。因为个体视角所能捕捉的市场图景是局部的,只能通过有限的信息,对市场进行解读。不过,我们交易中也没必要逃避局限性,交易本质就是主观对客观的部分认知,在无序的市场中重复大概率事件。
理解市场运行的概率问题
市场的运行始终伴随着概率问题,没有任何交易能百分之百获利。这种不确定性根植于信息的不对称、无法预知的突发事件、群体情绪的剧烈波动等因素,它们共同作用,导致现实结果时常偏离初始预期。
市场中的概率,以两种形态存在:显性概率和隐性概率。显性概率是可以通过历史数据统计得出,例如某技术指标发出信号后价格上涨的概率稳定在70%以上,属于显性、可统计的范畴。隐性概率则隐藏在市场情绪、政策导向等非量化因素中,例如特朗普反复变动的关税政策对市场造成的冲击。
交易者的核心能力,在于敏锐识别并有效利用这些概率优势。专业交易者往往都不会执着于每笔交易的成功,而是通过大概率盈利加上小概率止损的策略,来实现长期相对稳定的收益。成熟的交易者,不仅追求正确率,也关心盈亏比。在交易中,做到盈利的幅度远大于亏损的幅度,能够占据主动地位。交易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交易系统,设置1:1.5或者1:2的盈亏比。即使总体交易盈利的概率是50%的情况下,长期来看,盈利的累积远远超过亏损。
做好盈亏认知管理
面对交易结果,盈亏认知管理比单纯的数字计算更为重要。人性本能是趋利避害的,在盈利时过度乐观,在亏损时陷入恐慌,情绪的大波动会破坏交易策略的执行,导致赚小亏大的恶性循环。因此,建立理性的盈亏认知体系,是交易者穿越市场周期的关键。
对亏损的理性认知在于理解,并非所有亏损都等同于错误。在概率主导的市场中,不存在永不亏损的交易系统。符合系统规则、在概率分布预期内的亏损,是“合理亏损”,是系统运行的必要成本。反之,因情绪失控、盲目操作导致的亏损,才是需要杜绝的“不合理亏损”。对盈利的认知,也是如此。合理盈利是符合交易系统的,不合理盈利,就有运气的成分。当然,盈亏认知更需要建立长期视角。短期内,市场的随机性可能让系统内的交易暂时失效,而系统外的交易也可能因运气而获利。时间轴拉长,概率的优势才能逐渐显现。
市场的本质,是无数概率事件的集合体。交易者不需要追求完美的预测,只需在无序中寻找有序,在不确定中把握概率优势,通过建立理性的认知体系,来实现长期相对稳定的收益。
自主交易及防诈提示:交易潜在风险,操作必须谨慎。确保交易自主,时刻妥善保管账号及密码,杜绝第三方操作。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