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利好环球

财务

打开
返回

政策急转下的能源博弈:石油巨头深陷气候目标与增产诉求的两难困局

智昇 资讯
2025-09-04 14:09:11
特朗普政府重返白宫后,能源政策发生根本性逆转。政府以“能源主导”战略为核心,系统性废除气候变化监管框架,包括正式退出《巴黎协定》、撤销拜登时代碳排放规则,并大幅放宽化石燃料开发限制。白宫发言人泰勒·罗杰斯强调,特朗普旨在“释放美国能源潜力”,而此前拜登政策被指责“扼杀油气行业”。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巨头的分裂:战略分化已然显现
面对特朗普政府激进的能源政策转向,全球石油巨头正陷入前所未有的战略分歧,企业在短期政策红利与长期能源转型之间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

雪佛龙、康菲石油等企业选择“顺势而为”

这些公司已悄然弱化气候承诺,实际动作明显偏向传统油气扩张。雪佛龙最新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仅提及“持续减排努力”,完全删除了此前设定的“2050年上游业务净零排放”目标,报告篇幅较拜登执政时期缩减超50%。康菲石油则于今年6月宣布正式放弃2050年运营净零目标,解释称“低碳技术发展速度与政策支持不足”,但内部人士透露,避免激怒特朗普政府是关键考量。

埃克森美孚、西方石油坚持“转型与传统并行”

尽管同样响应增产号召,这两家企业仍明确维持2050年净零承诺,并通过重大投资强化低碳布局。埃克森以近50亿美元收购碳输送企业Denbury,构建全美最大的二氧化碳管道网络,同时推进数十亿美元的氢能项目;西方石油则聚焦“直接空气捕集”(DAC)技术,计划通过抽取大气二氧化碳并用于提高石油采收率,实现“负碳原油”生产。企业一边扩大化石燃料产量,一边向投资者强调“低碳技术是未来能源核心”。

行业共性:短期增产不可逆

所有巨头均加大页岩油开采及海上钻井投入,雪佛龙二季度页岩油产量同比升12%,埃克森获准在墨西哥湾新增5个深海区块。分析师指出,当前政策环境下,传统业务扩张是必然选择,但企业仍通过保留部分低碳投资以“规避未来政策风险”。

分化背后:两种能源未来的对赌

这场战略分裂实质上是企业对美国能源政策可持续性的对赌,一方押注特朗普政策将长期化,另一方则为未来民主党政府重返白宫或全球碳中和压力提前布局。摩根士丹研报警告:“过度倾向任一方向均可能引发重大风险,平衡术将是未来五年能源巨头的生存关键。”

监管博弈:行业游说陷入两难境地
特朗普政府激进的气候规则废除行动已明显超出许多能源公司的预期,使行业游说团体陷入前所未有的两难局面。

环保署(EPA)提议全面废除2009年确立的“危害认定”原则——这一原则是联邦政府监管碳排放的法律基石,认定温室气体排放对公众健康和环境构成威胁,为发电厂、炼油厂和汽车排放标准提供了监管依据。

政府还大幅放宽了甲烷排放检测和修复要求,将监测频率从每季度降至半年甚至全年一次,同时搁置了拜登时期制定的严格电动汽车推广标准,这些举措虽然短期内降低了合规成本,但却使行业面临重大不确定性。

美国石油学会(API)等主要行业组织虽支持“减少不必要的监管负担”,但私下担忧过度放松监管可能带来严重后果:一方面,监管真空可能导致各州自行出台更碎片化的法规,增加合规复杂度;另一方面,若未来民主党政府重新执政,可能实施更严格的报复性监管措施。更直接的风险是环保组织已准备提起多项诉讼,挑战这些监管撤销的合法性。

正如一位资深行业游说人士所言:“我们正在走钢丝——既要满足现政府去监管化的要求,又需避免为未来埋下更大的监管风险。”这种平衡术正在考验整个能源行业的政治智慧和战略远见。

技术破局:碳捕获成战略焦点
尽管面临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主要石油巨头仍将碳管理技术视为长期战略核心,通过创新技术布局应对能源转型压力。

西方石油公司正大力推进直接空气捕集技术商业化,其位于德州的大型设施已开始运营,每年可捕获大气中50万吨二氧化碳。该公司创新性地将捕获的二氧化碳用于提高石油采收率,既实现了碳封存,又提升了油田产量,形成独特的“碳循环经济”模式。首席执行官表示,该技术“不仅满足减排需求,更创造了新的商业价值”。

埃克森美孚则选择了全产业链氢能布局的战略路径,宣布未来五年投入超过100亿美元发展低碳氢能项目。包括在德克萨斯州建设全球最大的蓝氢生产基地,利用天然气制氢并结合碳捕获技术;同时布局绿氢项目,通过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公司还牵头组建了“氢能联盟”,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标准制定。

为确保这些项目的经济可行性,企业正在多层面积极游说。除了直接与政府高层沟通,更通过行业组织强力推动45Q税收抵免政策的延续和强化,主张将每吨碳捕获的税收优惠从目前的50美元提高至85-100美元,并延长政策期限至2040年以后。美国石油学会强调:“合理的政策支持对解锁千亿级低碳投资至关重要。”

分析师指出,这些投资既是对能源转型的响应,也是巨头们为未来碳约束时代做的战略卡位。尽管短期政策波动,但碳管理技术已成为石油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新战场。

长期风险:政策反复与投资者压力
能源分析师与机构投资者近期频频警告,石油巨头当前“迎合政策、兼顾转型”的平衡战略面临三重长期风险,可能影响企业未来十年的竞争力与估值:

政策反复风险

特朗普政府的能源政策若在2028年大选后逆转,行业将面临严峻挑战。民主党可能重新强化气候监管,包括恢复《巴黎协定》承诺、推行碳税政策,甚至追溯性处罚过度排放企业。历史表明,政策周期轮回中,激进扩张传统油气产能的企业可能面临巨额资产搁浅风险。据布鲁金斯学会研究,若2030年全球碳价升至100美元/吨,美国页岩油产区或面临逾3000亿美元资产减值。

投资者压力升级

全球主流资管机构正加大对气候承诺的审查力度。贝莱德、先锋领航等机构连续两年在股东大会上支持气候相关提案,要求企业披露转型计划的具体细节。2025年第一季度,已有12家能源企业因“气候目标模糊”被排除在ESG基金投资名单外。雪佛龙等企业近期股东大会上,35%的投资者投票要求加速减排行动,较去年增加10个百分点。

技术落后风险

过度投资传统油气可能导致企业错失新能源技术突破的窗口期。埃克森美孚虽布局碳捕获,但其年度低碳研发投入仍不足营收的5%,远低于欧洲巨头道达尔能源(12%)和BP(15%)。若美国企业在氢能、生物燃料等领域落后,未来可能被迫高价购买欧洲或中国企业的技术许可,甚至丧失其能源技术领导地位。

油价挂钩风险提示:政策分化与地缘冲突下的双向波动加剧
特朗普政府已批准超过2000个新的油气钻井许可,开放阿拉斯加和墨西哥湾新区块,并提议废除78项环境法规。根据睿咨得能源报告,美国2025年原油产量预计将突破1400万桶/日,创历史新高。

美国产量激增加剧过剩风险。特朗普政策推动下,全球供应宽松格局将持续压制油价上行空间。

非营利组织Ceres高级主管安德鲁·洛根指出:“这正成为行业必须决定如何站队的时刻。短期政策红利与长期能源转型需要截然不同的战略布局——企业要么赌政策持续宽松,要么为碳中和未来做实质性准备,中间道路已越来越难行走。”
分享至:
上一篇

金价惊现高位塌方!非农前多头紧急撤离,3500防线告急?

特朗普强势干预美联储!理事提名听证会聚焦三大看点

下一篇
投资现在 成就未来
24x7
客户支援
30+
交易产品
100+
每天行情分析
成为百利好专属会员
免费体验产品交易

自主交易及防诈提示:交易潜在风险,操作必须谨慎。确保交易自主,时刻妥善保管账号及密码,杜绝第三方操作。了解更多

在线咨询
下载APP
智昇直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