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天,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向选民承诺,一旦重返白宫将迅速击败通胀,然而他对美联储史无前例的持续攻击,可能正带来截然相反的效果。
尽管特朗普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试图罢免美联储理事的总统,但他绝非首位寻求降低利率的政治人物。
事实上,历任总统都希望通过压低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和信用卡利率来取悦选民。
总统希望推动经济过热增长并不令人意外,这既能开启GDP爆发式增长的大门,又可推高股市至创纪录水平,从而为竞选广告提供大量素材。
但问题在于:美联储设计的初衷就是独立于政治干预。
经济学家与美联储前官员警告称,特朗普干涉美联储的举动无异于玩火。他们指出,放任白宫为取悦选民而操纵利率决策可能适得其反,历史教训也印证了这种担忧。
经济过热的风险
首要问题在于,人为压低利率可能导致经济过热,从而加剧通胀,而这正是特朗普承诺要解决的问题。
无论经济是否真的需要刺激需求,但低借贷成本通常都会刺激需求。过度刺激会导致过多货币追逐过少商品,这正是疫情后通胀飙升至四十年高点的原因。
当前通胀水平已令人不安地高企,尽管美联储设定了2%的通胀目标,但近月来这一进程陷入停滞,部分原因正是特朗普时代遗留的史上最高利率政策。
选民们对高昂的生活成本已然深感不满,此时干预美联储决策只会让这一问题雪上加霜。
抵押贷款利率恐将飙升
另一个严峻问题是:若投资者突然担忧美联储已丧失独立性及抑制通胀的决心,市场信心将遭受重创。
关键在于,美联储的影响力部分源于它在遏制通胀问题上是动真格的,这一点能说服市场和公众,一旦投资者开始怀疑美联储维持低且稳定通胀的承诺,他们必然会要求更高的长期贷款回报。换言之,由投资者而非美联储主导的长期利率将会上升,而抵押贷款利率恰恰与长期利率挂钩。
曾任美联储理事直至2015年、现任罗切斯特大学金融学教授的科切尔拉科塔指出:“市场越认为白宫在操纵美联储政策,抵押贷款利率等长期利率就会越高。”
由特朗普于2017年首次提名上任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因其拒绝大幅降息而持续遭到特朗普的猛烈抨击。
当前抵押贷款利率已持续高企近7%水平长达大半年,加剧了住房可负担性危机,使太多美国人的“购房梦”变得遥不可及。
这正是特朗普抨击美联储的讽刺之处:此举可能危及他竞选时作出的降通胀承诺,并加剧选民最关心的经济问题——生活成本危机。
历史教训表明,政治干预央行往往以悲剧收场
尼克松与埃尔多安干预货币政策后,通胀皆急剧飙升。
尼克松时代(1970年代)为赢得连任向美联储施压,要求维持低利率。虽然短期内股市上涨,但随后通胀失控,美国经济陷入“滞胀”(高通胀与高失业率并存),美元指数最终暴跌18%。
近在眼前的案例是,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因坚信高利率导致高通胀,罢免了持不同观点的央行行长并强推降息政策(2021年),结果导致土耳其里拉暴跌,通胀飙升至80%以上。
这些历史教训提醒我们,保持央行的独立性对于维持物价稳定和货币信誉至关重要。
马赫迪说:“特朗普打破了美联储的底线:可以批评,但不能政治化,如果他的施压运动成功,他和我们所有人都将付出沉重代价,这个代价可能需要几代人来承担。”
特朗普总统对美联储前所未有的施压行为,可能对美元走势产生深远影响
短期来看,特朗普的攻击可能削弱市场对美联储政策可信度的信心,导致投资者抛售美元,推低美元指数。尤其是当言论暗示干预(如要求降息或更换美联储理事)时,美元可能承压。此类言论往往引发市场情绪波动,美元指数可能出现短期剧烈震荡。
特朗普对美联储的持续攻击,短期内因其带来的不确定性及可能错误的政策倾向,对美元构成压力。若其行为严重损害美联储独立性并导致通胀失控或经济不稳定,美元可能面临长期贬值的风险。
长期来看,
如果攻击导致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独立性受损,可能削弱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吸引力,长期看对美元指数不利。
然而,若攻击未转化为实际政策,市场可能逐渐消化情绪影响,美元指数会更多受经济基本面(如利率、通胀、增长)驱动。
当然,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短期内难以被撼动,在全球不确定性加剧时,其避险属性仍可能间歇性地带来支撑。但长期来看,维护美联储的独立性,对于美元的稳定和价值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这种影响短期内会通过市场情绪和预期体现,中长期则更多取决于美联储独立性能否得到维护,以及通胀和经济实际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