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利好环球
财务
2025年8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7月金融统计数据,核心指标呈现“总量稳、结构有变化”特征。7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16万亿元,虽然比6月的季节性高点有所回落,但仍比去年同期多增,延续了上半年社融稳步扩张的趋势,持续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
值得关注的是,7月人民币贷款减少500亿元,这引发部分市场讨论。银行业内人士解释,7月是传统信贷“小月”,且6月末银行考核“冲量”后,信贷节奏会有所调整。若将6、7月数据合并来看,信贷总量仍能反映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平稳,季节性波动对流动性预期影响有限。
存款方面,7月新增人民币存款5000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1.11万亿元,但比去年同期少减约3000亿元,这表明居民储蓄意愿有所松动,部分资金开始流向消费与投资领域,可能会为权益类、贵金属等资产带来更多增量资金关注。
这次数据的一大亮点是广义货币(M2)与狭义货币(M1)增速差缩小。尽管未披露具体增速,但二者“剪刀差”收窄,意味着企业活期存款占比上升,资金“活化”程度提高。
多位分析师认为,7月社融增量符合预期,政府与企业债券融资支撑作用显著,直接融资持续发力。住户存款减少加上消费数据回升,可能体现出稳消费政策开始见效,缓解了经济下行担忧,短期或降低贵金属避险需求,长期因经济复苏不确定性仍有配置价值。
同时,市场也关注到信贷结构的潜在变化,比如地方政府债务置换进程可能影响银行信贷投放节奏,进而可能通过影响市场利率波动,间接作用于债券等资产价格走势。
数据公布后,债券市场反应平稳,10年期国债收益率波动幅度控制在5个基点内,贵金属市场也呈窄幅震荡。业内普遍认为,7月金融数据整体符合宏观调控“稳增长、防风险”的导向,后续货币政策有望继续保持稳健。
重要声明:上述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更多精彩信息
尽在「百利好环球」APP
自主交易及防诈提示:交易潜在风险,操作必须谨慎。确保交易自主,时刻妥善保管账号及密码,杜绝第三方操作。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