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8月25日),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Bursa Malaysia Derivatives Exchange)棕榈油主力合约FCPOc3收报4493林吉特/吨,日内下跌36林吉特,跌幅0.79%。尽管前一交易日曾录得1.55%的涨幅,但市场在高位显现疲态,投资者对价格抑制需求的担忧逐渐升温。
技术面与当日行情解析
从技术指标看,当前棕榈油合约处于多空博弈的关键位置。布林带(20,2)中轨位于4370林吉特,上轨触及4606林吉特,下轨支撑位于4134林吉特。MACD(12,26,9)虽保持金叉状态,但快慢线差值收窄至6.49,红柱收缩暗示动能减弱。RSI(14)读数61.29,暂未进入超买区间,但已脱离强势区域。
日内价格回调主要源于获利了结与需求端疑虑。吉隆坡交易公司Iceberg X Sdn Bhd的自营交易员David Ng指出:“棕榈油近期涨幅可能抑制未来需求,且豆油与棕榈油价差收窄削弱了后者的竞争优势。”他同时提示,短期支撑位看4450林吉特,阻力位关注4600林吉特。
基本面与消息面新动态
出口数据分化
船运调查机构数据显示,8月1日至25日马来西亚棕榈油产品出口量环比增长10.9%至16.4%。尽管增幅显著,但市场对后续订单持续性存疑。高价环境下,印度和中国采购节奏可能放缓,尤其与南美豆油出口竞争加剧。
生物柴油需求支撑
原油价格走强为棕榈油生物燃料需求提供托底作用。近期地缘政治事件推升油价,市场担忧俄罗斯供应受美国制裁及乌克兰袭击能源基础设施影响。棕榈油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替代吸引力随之提升。
汇率与政策扰动
林吉特兑美元汇率当日升值0.47%,令以美元计价的棕榈油采购成本增加,间接压制进口国需求。另一方面,印尼针对欧盟生物柴油反补贴税的WTO胜诉可能中长期利好全球棕榈油贸易格局,但短期实际影响有限。
机构观点:分歧与共识
Iceberg X Sdn Bhd交易员David Ng
明确表示:“豆油与棕榈油价差收窄正削弱棕榈油的性价比优势。”其认为当前市场需突破4600林吉特阻力才能打开上行空间,否则可能回探4450林吉特支撑。
知名机构调查数据显示
8月出口增长虽乐观,但部分分析师提示需关注9月后到港量是否匹配实际消费。此外,中国国内油脂库存变化及南美新季大豆播种进度将成为未来跨品种价差的关键变量。
未来展望:谨慎中的机会
尽管棕榈油短期面临需求端压力,但生物柴油政策与原油价格联动仍提供底部支撑。若后续出口数据持续强劲或豆油价格再度走强,棕榈油有望重拾升势。然而,若林吉特维持强势或全球植物油供应超预期增加,价格调整周期可能延长。
市场需密切关注9月初的MPOB月度报告及印尼出口税费政策调整。中长期看,供需平衡表的修复仍需消费端实际增长验证,而非仅靠预期驱动。